之前柏霖有介紹過高雄捷運美麗島「光之穹頂」這個曾被美國CNN選為「全球最美地鐵站」第6名,「光之穹頂」一直是高雄捷運中重要的公共藝術,這是一件由義大利國寶級藝術大師-水仙(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創作出的圓頂作品,也是全世界最大單件玻璃藝術,CNN大讚這像是一個萬花筒般,令人嘆為觀止。每個人一站在光之穹頂下,一定會讚嘆這令人驚豔的作品。 高雄捷運在通車營運7週年之際,為吸引更多在地居民及外地遊來搭乘捷運,將「光之穹頂」這個巨型琉璃作品,再進化為動態2.0版光炫秀,運用燈光展現生動活潑的光彩律動,搭配不同旋律交響樂,讓大家體驗光與影的藝術之美。柏霖邀請您最好能親臨現場,感受悠揚樂章搭配光影投射,展現「聲」「動」的美感,你一定更覺得精彩。 「光之穹頂光炫秀」每日放映3場,在上午11點、下午3點及晚上8點,週五及假日有特別加映場喔。目前成為高雄景點最閃耀的新亮點,每到演出前夕,週遭總會環繞大批人群,高捷也將會配合不同節日慶典將推出各種主題的光炫秀,增加更多可看性。 光之穹頂光炫秀自23日起,不同節日慶典將推出各種主題的光炫秀,每日放映3場,上午11點、下午3點及晚上8點,週五及假日有特別加映場,民眾也可以在服務台借用光之穹頂導覽語音MP3之服務。使用人可持身分證件或押金新台幣1000元免費借用。 ★高雄捷運 美麗島 光之穹頂 光雕聲光秀★ 地點:高雄捷運美麗島站(R10/O5) 地下一樓穹頂大廳 演出時間: 週一 ~ 週四 11:00、15:00、20:00 週五 11:00、15:00、19:00、20:00 週六、日 11:00、15:00、17:00、19:00、20:00
0 評論
鹽埕區是高雄發展很早的區域,因為地理位置關係臨近港口,日據時代曾經是高雄最熱鬧的地方,後來商圈慢慢轉移了,繁華不再,但有許多屬於舊時代的記憶,依然在這裡的街角。 今天柏霖行經高雄市五福四路底,看到了好幾家老店面還在販賣傳統竹器及蒸籠,這裡曾經是風光一時的「竹器街」,兩邊平房的舊店面,往往讓人忽略了它們的存在,但走在這些古樸的建築中,依然可以感受老高雄興盛時期的光景。 其中最知名的協和蒸籠店及萬先蒸籠店,至今仍以手工在編製蒸籠,但可惜下午師傅已經休息了。 早期手工製作的竹製品,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皿,但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跟著改變了,在現代,傳統器具比較少受到人們的眷顧,連代這些傳統製作的技藝也逐漸失傳。幸好「協和蒸籠店」繼續堅持,讓竹蒸籠的傳統技藝得以繼續發揚光大,很多人在端午蒸粽或過年炊粿,總不忘來這邊挑選適合的蒸籠,食材會特別清香。 這裡各種蒸籠應有盡有,還有飯桶和浴桶,營業項目包括內銷外銷、批發零售、還有加工修理,近年因小尺寸蒸籠受到低價競爭影響,餐飲業者對較大尺寸蒸籠的需求比較多,生意也比較穩定。與竹製蒸籠相比,鋁製蒸籠雖然方便又便宜,但竹製蒸籠的好處在於不過分悶熱,也不積水,蒸出來的食物口感較佳。 蒸籠等竹製品是天然材質,蒸出的食物口感好更入味,像蒸籠的壽命可達四、五年之久,若用過洗淨曬乾,可以用得更久。用於器具上也很耐用,有著別的材質無法替代的地位。 今天我走進「永鴻竹器行」這家專賣竹製品的老店已經傳承三代,現任的老闆說他特別保留舊的看板,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這家店的歷史。他相當熱情介紹店內的商品,還拿出一個有幾十年歷史的提籃,他說古早台灣人喜歡以精細的手工來編織竹器,即使過了這麼多年,這個提籃還可以顯現光澤,已成為他的鎮店之寶。比較現在很多提籃,為了便宜的價格,都是進口越南的商品,相較之下,以前台灣的手工就顯得精緻很多。 外面還有很多竹簍、竹椅、竹蓆、涼蓆、掃帚…..,甚至還有一件戲劇裡才看得到的簑衣,老闆說:「別看這件鬚鬚的,穿上去非常防水,下大雨都不怕。」 走進這個非常有歷史的老房子,裡面稍嫌陰暗,很多商品堆疊在一起,老闆一個人住在二樓守著這個家族事業。 高雄一直存在濃厚的文化蘊底,柏霖非常希望這類的傳統工藝不管經過多久,政府還是要幫他們好好保留下來,讓老高雄的故事還能一直流傳下去。 最近柏霖服務處要採購一些電腦配備,助理們比較了好幾家店,最後決定到順發3C採買。除了價格很優惠之外,最重要的是,順發3C是公益企業的指標,每年會將稅後淨利20%捐款做公益,讓更多的弱勢團體得到照顧。我們不必多花錢,就能做公益,當然要到順發! 柏霖相當欣賞順發3C董事長吳錦昌,他一手創立順發,去年底獲頒「創業楷模」獎項。在雲林出生、嘉義長大、高雄闖蕩的背景,使他對中南部的基層社會相當了解,有感於底層家庭兒童缺乏資源,刺激他想出公益型企業的CSR實踐創意。從2010年起他導入「消費做公益」概念,成為台灣第一個「公益型企業」。 這個概念很簡單,只要消費者在順發3C消費,順發每年就會捐出20%利潤做公益,用來幫助弱勢兒童。四年多來,順發已捐出1億多,幫助近18萬人的弱勢族群,帶動的消費行善潮逾1300萬人次。幫助範圍涵蓋:李家同教授創辦的博幼社福基金會、教育部愛心助學金、南方文教基金會….等單位。 這種作法介於捐錢做慈善、社會企業及純公益組織之間。企業一邊做生意就可以立地成佛,不必額外花錢、做沽名釣譽之舉。 所以在《遠見》CSR評鑑,順發3C曾獲「中小企業入圍標竿」以及「公益型企業」首獎,更成為本次唯一獲獎的南部企業!今年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也頒發「公益企業社會貢獻獎」愛心特別獎給順發3C量販,這也是首家獲獎的華人企業,主要表揚企業對社會的回饋和責任。 順發3C董事長吳錦昌說,公益企業聯盟的成立只是起點,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加入聯盟,成員使用「20-for future」標章,供消費者辨識,希望創造有意義的消費模式,不論產業類型與規模大小,歡迎更多企業、創業者加入,給社會更多關懷,讓台灣更美好。 在消費之餘,不須額外付出,也能參與公益,這在您選購商品,另一種參考的價值喔~ (照片提供: 順發3C量販) 柏霖長期支持各項藝文活動,所以大家經常會在網站及粉絲團看到我們分享的藝文訊息,今天特別帶大家鳳山的新地標--「大東藝術文化中心」,看熱氣球……是夜景啦。 於2012 年啟用的「大東藝術文化中心」緊鄰鳳山溪、百榕園、捷運車站,是屬於大東國小的校地範圍,占地約有4.3公頃,是一座融合生活藝術與在地文化特色的綜合性文化中心,總共分成四座建築物,分別是:多功能演藝廳、藝術圖書館、戶外劇場以及藝術教育中心。 「大東藝術文化中心」建築物本體,是利用混泥土做原料的清水模,外觀設計成X的交叉結構 再將X後方的菱格狀裝上抗輻射的玻璃,不但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 又可以提升室內明亮度 也可稱的上是節能省碳綠建築。 當然這裡最吸引人的就是11座像是熱汽球形狀的主體,這個熱汽球的建構正確名稱為【半戶外薄膜屋頂】,設計這個熱氣球的形狀也是經過諸多考量的,像是:颱風、驟雨以及夏季的高溫現象 在熱汽球的上方開一個大洞,不僅可以讓雨水自然流入下方的景觀水池外,還可以讓地表熱氣借此上升,產生新鮮的空氣對流。此建築不僅有特色又充滿智慧,據說還可耐強風達13級呢。 白晝猶如11座白色巨大的熱氣球升往天際,到了晚上,在綠、紫、粉、橙…各色燈光映照下,就會幻化成七彩的大型熱汽球燈光秀,各種顏色不斷變化,也有漸層的美感。也吸引大批攝影人潮前往拍照,走在熱氣球下方有著涼意舒服感,我也看到好多人在這聊天休息。聽助理說,這裡是蔡依林大藝術家MV的拍攝景點之一,我看了MV裡有很多視覺特效,看起來真像在國外或外星球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x-vtCSg0w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這個高雄鳳山新景點,白天有白天的優雅、晚上有晚上的美,您不妨在不同時間來造訪,一定會讓您驚豔。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161號(捷運大東站) 電話:07-7430011 還記得柏霖之前介紹天祥一路的「來厝吃飯寶物食堂」,這家藏有上萬件台灣民俗古物的餐廳,帶老人家來,他們可以看著老物品,回憶起年輕當時的情景,聽說會有助腦部的活絡。 這次柏霖又發現一個很特別的復古懷舊場景,這是位於六合夜市的「日藥本舖博物館」,這家曾在台北西門町造成轟動的藥妝店目前共有24家門市,今年又到高雄開立了日藥本舖六合旗艦門市是第二個博物館。高雄館坐落觀光客人潮最集中的六合夜市,就在六合路、中山路口,只要搭捷運搭到美麗島站就可以到囉! 這家主要以藥業為主題的復古博物館,一樓看起來是明亮寬敞的現代化商店,主打九成是進口日本的各類商品、成藥及食品,在裡面的氣氛像極了日本大型的藥妝店,日圓貶值讓銷售量大幅成長。 延著手扶梯登上二樓,店面四週就可以看到日本昭和時代的佈置,這些50年代的懷舊場景,各式招牌也都很考究,彷彿走進老日本。日藥本舖博物館就是想打造一個日本昭和時代的街景,結合老字號藥妝品牌一光馬油、LULU感冒藥等「展售合一」的創意空間,打破以往博物館展覽與商品販售分開的藩籬,我走一圈賣場中就如同參觀一場新舊時代完美融合的展覽, 透過展覽了解藥妝歷史、品牌精神,同時也可以在賣場中選購相關商品。 仔細觀察還滿有趣的,日本藥房中的仁丹是在1905年上市,據說這款藥是因為日本來台駐守發現大家常用的藥品,進而製作為藥品。看到森永牛乳的配給箱,就跟小時候我們看到的一模一樣!還有日本的菓子店也就是台灣早期的柑仔店。轉個彎看到大阪最知名的「固力果跑者」,很多人都在這裡擺同樣動作合拍一張。再看到一光馬油,馬油是源自於四百多年前的中國,想不到吧!日本人似乎很喜歡這類商品,如果你怕太油,可以試用一下再買。 這裡很多設備都是古董級,但有些是復刻版,卻保有也很有古味,像這裡有古早年代的牙科診所、美容理髮店,整間店的裝潢都是原汁原味搬到這裡陳列。你知道美髮店前掛著紅白藍旋轉燈的由來嗎?這是世界大戰有位愛國的法國理髮師,向德軍謊稱法國軍隊往反方向前進,讓德軍錯失方向,而將理髮師殺害,二戰結束後,法國為紀念該位理髮師的愛國情操,舉行國葬,而理髮院掛上法國國旗三色燈桶,其他各國理髮店紛紛效法,而流傳下來。到現在我們還是可以在路上看到一些傳統理髮店門前轉著紅白藍旋轉燈呢! 這家店參觀是免費的,當然很多人會順便採購一些需要的用品,這真是很好的行銷互動,多數人都會在一樓的鳥居及二樓的神社拍照,我也看到很多小朋友拿著一份導覽摺頁,裡面有詳細的介紹,還可以到處蓋章做紀念,在二樓還有設計師在設計店面陳列時畫的原稿,顯示這家店的專業及用心,若你有機會到六合夜市,也別忘到「日藥本舖博物館」體驗日本味喔! 日藥本舖博物館-高雄館 參觀免費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二路10號 (六合夜市內,美麗島站捷運出口附近) 營業時間:11:00~凌晨01:00 柏霖從小就很喜歡閱讀,各類型的書都來者不拒,就像海棉一樣,慢慢將各類知識吸收到心中,再融會貫通,至今公務雖然繁忙,我總會利用一點空暇時間看書,真的是我的精神糧食。
以前高雄被稱為文化沙漠,開在高雄的書店很難賺大錢,現在像誠品這類大型書店,結合了書籍及百貨、精品的銷售,就像以前中興百貨曾打出一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逛書店也成為一種時尚。 不過,想單純買書的人,可能就會考慮價格而不那麼注重裝潢,這時很多人就會想到河堤社區裡的「明儀倉庫書店」,以獨立書店來講,明儀倉庫沒有主流書店的精緻裝潢及優雅燈光,不過書籍的種類與數量齊全,又有不錯的折扣優惠,自是吸引不少愛書人前來光顧,是值得花些時間來挑書的好地方。 省下了裝潢及廣告費及房租,「明儀倉庫書店」降低了成本,所以書價以平均折扣79折,消費滿額還可申辦「75折卡」真的很優惠。業者的策略就是『低價』,與連鎖書店區隔開來。有別於其他連鎖書店坐擁商圈黃金地段,「明儀倉庫書店」十年多來在同一個社區內,雖曾換了幾個地點經營,仍舊擁有眾多固定的愛書人支持。 在門口長廊的架上,排列好多特價的拍賣書籍,沿著桌邊走進書店裡,一樓陳列著非常多雜誌、新書、暢銷書和電腦相關書籍,新書、雜誌以外的書籍,分門別類在二樓的兩個區域裡,不僅被仔細的分類,還依出版商來做劃分,找書的速度自然因此快了許多。 像最近相當流行的舒壓著色畫“秘密花園”以及相關書籍,都在專區有79折優惠,喜愛舒壓著色畫的你,別忘去挑選。另外還有親子天下回頭書展有繪本、青少年讀物、親子教養...都是五折,以上兩個特賣都到8/31。 「明儀倉庫書店」雖然沒有誠品書店的精緻裝潢,但卻擁有寬廣的大空間。每本書的折扣在標籤上都寫得很清楚,很多社區的民眾會帶著小朋友來這裡買書、看書,省了荷包,也能享受悠閒時光。 若假日有時間,別忘了帶小朋友來這邊享受書香,還可以帶回滿滿的知識回去。若剛好遇到柏霖,別忘跟我打聲招呼喔~ <明儀倉庫書店> 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明福街2號(河堤社區內) TEL:07-3435387, 高雄有很多優質的住宅社區,其中最知名的「河堤社區」充滿了濃厚藝文氣息而有高雄小天母的美名。柏霖有很多好朋友住在這裡,裡面很多家的餐廳及商店,讓我經常出現在這個綠蔭如林與大樓林立的社區中。 位於三民區的河堤社區,是全國難得一見純由28棟大樓集結而成的藝術社區,這裡的居民不少是外來的醫師、教師及公職人員,人文藝術素質高,算是高水準的社區,這裡每年定期舉辦音樂晚會,生活圈內擁有廣大綠地,又有新上國小、龍華國中等明星學區的優勢,還有幽靜的水岸綠帶,而且定期舉辦音樂會及跳蚤凝聚居民的向心力。 河堤社區周邊有不少各類型商店,讓購物、休閒、觀光、運動、餐飲與百貨等功能,令居住機能更加分,還可同時享受都市的便利與優質的生活環境。 河堤社區以貫穿社區的河堤公園聞名,由於愛河分隔,但有兩座人行景觀橋「光雕橋」以及第三座「光之橋」,尤其在夜間光影點綴下,更增添社區的藝術氣息。而河堤路沿線也造就了河堤公園綠帶,很多親子白天在這裡散步,涼爽的夜晚則有更多人到這裡做運動、跑步;兩岸的自行車道安全又悠閒,讓河堤社區成為人人稱羨的水岸模範社區。 美食餐廳是這裡的一大賣點,現在明哲路是已成型的咖啡街,外頭綠蔭映照進餐館內,用餐顯得相當輕鬆愜意;而河堤路許多各國風味餐廳進駐,例如知名的法式餐廳帕莎蒂娜,餐點高質感,樓上還有藝廊增添藝文氣息,讓河堤路已成為名副其實國際美食街,也吸引很多社區之外的朋友來此聚會;另外在明誠路上也有麥當勞及摩斯等速食店,真是各類的美食都匯集到此了。 柏霖相當喜歡河堤社區這個以無形的音樂文化藝術為營造主題的社區,也期盼在居民齊心努力下,未來發展更加好,我也會與你們一起打造一座音樂、關懷、希望的社區營造加油的。 台灣有很多各類型的觀光工廠,但你知道嗎?台灣唯一的鞋子觀光工廠「彪琥台灣鞋故事館」就位於三民區喔! 台灣在1970年代曾是全球最大的製鞋王國,很多製鞋廠將商品銷往美國。但是後來美國限制台灣進口鞋的數量,很多台灣工廠就外移到菲律賓或是其他國家。 彪琥的前身是大底車線加工,本來只做鞋的某個部分,但是看到很多鞋廠外移,彪琥鞋業總經理薛永昌就做了一個決定:「不如自創品牌吧!」堅持MIT,堅持把根留在高雄。 這次柏霖有機會參訪了「彪琥台灣鞋故事館」,我們從車水馬龍的民族路,奏進彎彎曲曲的小巷子,才在隱藏在裡面的「彪琥台灣鞋故事館」,一到入口就有一隻大大的鞋子在展示,讓遊客們可以拍照、小朋友也喜歡趴在上面。館內還有一台可以開的鞋子車,偶爾才會開出來亮相。 總經理薛永昌先生說:「我們在 1988 年創立彪琥PUHU自有品牌,2004年自設通路,2008年更大膽把總公司從製造型工廠轉型成觀光工廠,彪跟琥都是動物中的王者風範,公司取名彪琥,是希望鞋子也能有這樣的衝勁,希望在台灣建立一間超過百年歷史的鞋廠。所以彪琥不只根留台灣,我們也將高雄各個知名景點印在鞋子上,也因此獲選為市政府認證的高雄精品。」 薛總經理對於事業的執著及企業經營的理念,真是令柏霖敬佩啊! 我們隨著導覽員的介紹,走進故事館一樓,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般,這裡陳列了台灣製鞋的歷史及各類材質的詳細介紹,還可以看到各式各樣有特色的鞋,如:皇帝的龍鳳鞋、三吋金蓮鞋都在其中,仔細看的話,你還會發現高雄八五大樓也出現在靴子上呢! 再上一層樓,我們看到彪琥的製鞋工廠,完整的生產線製作流程一目瞭然,讓我對鞋子有更深的認知! 結束參觀後,一樓還設有DIY館、健康管理中心和門市館,可以花點時間選逛! 彪琥台灣鞋故事館的團體導覽活動,需要提前七天前預約,就會安排專業的導覽員帶領大家參觀,還有DIY製作迷你小鞋或各種動物造型的小吊飾,很適合親子一起完成,既有成就感又能實際體驗製鞋的過程,這是台灣少數的鞋子觀光工廠,很值得來一趟。 <彪琥台灣鞋故事館> 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335巷43-1號 電話: (07)389-2246 *參觀與DIY皆採預約制,請七天前預約。詳情請參考網站: http://www.puhu.com.tw/factorytours/visitAppointment.html 城市光廊,是位於市中心的精華地帶,多年前是足以代表高雄的景點,在左右各有一個百貨公司,後方的中央公園加上捷運,交通四通八達,是城市最閃耀的一顆星,紅極一時。 後來隨著時代轉變,高雄不同的景點陸續出現,城市光廊已經不像從前受到遊客青睞,人潮逐漸退去,城市光廊就逐漸沒落了! 經過幾年沉潛,市府看見了城市光廊的窘境,於是開始著手改造計畫,重新改建起城市光廊新風貌,企圖再找回流失的遊客與記憶以及曾經熱鬧的風光。 現在在城市光廊中華路、五福路口的主要入口處,聽說是由周杰倫領軍的「 J CAFÉ」進駐,這家餐館走的是純白色系,看起來比之前的餐廳設計,呈現出比較簡約的美感。 在城市光廊的外圍走道,左邊是大立精品百貨,右邊則是新的裝置藝術作品。這重新集結了許多高雄在地的藝術家,創作新的主題系列作品,讓城市光廊重新披上光彩的外衣。城市光廊內的幾面藝術牆面巧妙的點出了高雄的文化,藝術家們各自用自己的看法來訴說高雄這座港都。在五福路與中山路口,地上用繽紛風格的馬賽克拼裝新的城市光廊LOGO,新面貌結合3D地景與牆面創作。 白天的城市光廊文創氣味濃郁,藝術廊道在綠蔭成林,展現不同的文創風味,這是屬於高雄市獨有的氣息。寬廣的人行步道也是運動跑步的好地方。 夜晚的城市光廊五彩繽紛,夜間光影裝置也很迷人,很適合晚上散步或吹吹風的地方,廊道有許多壓克力的高臺,下面會透出不同光彩,很多小朋友及年輕女生都喜歡在上面走走跳跳,讓高雄的夜晚變得更美麗。 柏霖覺得城市光廊在黑夜白天各具不同特色,可以看見城市的不同面貌,況且在市中心很難得有一片這麼大片的空地可以走走,柏霖也邀請大家記得有時間帶全家人搭捷運來城市光廊走走逛逛,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裡,體驗悠閒散步的感覺。希望未來城市光廊能再次成為高雄代表景點之一。 柏霖一直很佩服台灣女性的韌性及生命力,在幾個公開場合我常看到一個不高的身影,但她講話丹田有力,氣勢十足,讓人不得不注意到她—陳秀卿。 陳秀卿董事長經營全台第一間「滷味博物館」,也是每年營業額高達1.5億的「得意中華食品」創辦人,誰知道她在20年前,以從五千元在十全夜市擺攤賣滷味起家,現在已發展一間大型食品工廠,還將台灣滷味行銷到全世界去。 柏霖參觀得意中華食品位於岡山本洲工業區的「滷味博物館」,外面就看到好多遊覽車,在庭園有很多趣味的立牌可以供遊客拍照,很多年長者來這麼找回憶的口味,很多年輕人也來體驗以前生活的美食文化。台灣滷味博物館也有黃金蛋DIY服務,除了團體預約外,如果散客可以在假日或是週六週日參加兩場體驗DIY活動。 當我們聽陳秀卿用台語連珠炮似的介紹起滷味博物館裡的大小擺設及老設備,顯得非常有自信。一樓的食品加工廠,民眾可從透明的玻璃看到滷味製成的過程,外面還展示一個舊式雞蛋脫殼機,一次可以完成幾百顆雞蛋去殼的動作,陳秀卿董事長說,以前每天先在自宅一樓蒸蛋、去殼後,用家門前的升降吊繩將蛋輸送至頂樓屋頂滷製,接著再一顆顆擺放在竹簍上靜待風乾。輸送過程風險高、製作流程耗時,「但訂單量劇增後,企業勢必要走向標準化、自動化的生産製程。」因此陳秀卿搭建工廠作為基地,不斷採購與研發新的自動化機械,一步步帶領公司航向現代化與精緻化。現在使用新的機器,一次可完成幾千顆蛋製作呢。 走向二樓,還有展示第一台餐車及一些古早器材。整面牆介紹滷味的歷史,看著牆壁上頭寫著,「為什麼叫滷味??」: 以前古代皇帝出巡,食用魚、肉最好的部分後,其餘的部分會賞賜給一般老百姓。因為以前沒有現在的冰箱,所以百姓要將這些東西用煮的方式來保存。而皇帝出巡時儀仗稱作<鹵簿>,久而久之便成為「滷味」由來。 裡面也有籮筐會的介紹,這是以前傳統趕集活動,以前農民在趕集的時候,會用籮筐裝盛要販賣食物,現在台灣只剩下岡山還保留這項傳統,一年共有三次。來到這裡透過導覽介紹,我們更了解到這個民俗活動的由來。 陳秀卿經常跟員工說,「我們雖當不成巨人,但可以疊羅漢」,於是澳洲、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美國、日本都是得意中華的市場,得意中華位在高雄縣鄉下、做的是傳統食品加工、創辦人並無淵博學識,卻一再侃侃而談「我們要走出去、要國際化」、「創造藍海」、「不斷創新研發」…等等企業經營之道,格外令人感動。 這家工廠員工將近一百人,只有總經理林琮隆一個是男的,為了照顧弱勢家庭,董事長陳秀卿聘請很多二度就業的中高齡媽媽,除了可以協助家計,也讓她們重返職場,對未來更有自信。 得意中華食品雖然賣的鐵蛋和滷味,但現在也在對岸引起風潮,2011年她斥資興建全台第一間滷味博物館,誓言要讓台灣的在地美味傳香世界,並將台灣人最珍貴的熱情與軟實力發揚光大。 「從五千元創業至金,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今天!」認為自己很幸運,一直獲得許多貴人相助,但不如說她擁有鋼鐵般的意志造就現在的女性,與先生一起胼手胝足共同努力奮鬥的成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