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議題緣起:
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自民國92年3月10日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實施迄今已轉型朝向鼓勵社區醫療群選擇以會員照護成效之支付方案,初步成效包括個案管理的萌芽、轉診制度的建立、24小時諮詢專線、預防保健受檢率的提升、健康回饋金概念導入等。此外民眾就醫的自由在台灣為全民健保的一大特色,因此扎根家庭醫師的概念,主要照護診所能參與醫療群並將該等病人收為會員,提供整合性照護,包括個案管理、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與合作醫院的轉診機制、醫療照護品質的提升等,除了可增加病人對基層診所的認同,建立家庭醫師制度的規模,亦可使計畫做更有效益的運用,並可提升醫療品質確保病患就醫的權益。(資料來源: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社區醫療群介紹) 高雄市社會局表示,從2014年開始,高市府陸續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合作,成立兩家兒保醫療整合中心,皆獲衛福部指定為「高屏區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及地檢署驗傷鑑定機關。醫療團隊運用先進科技進行驗傷及蒐證,提供專業醫療服務,並秉持以個案為中心的理念,主動提供外展服務,透過跨專業合作,篩檢出高風險家庭,同時培力5,000多名專業人員具備兒虐辨識能力。為強化幼童保護網絡,考量幼童表達能力有限,且可能遭遇照顧者刻意隱匿等情況,透過即時醫療諮詢機制,協助社工進行多面向評估,從兒童身心狀況、照顧者狀態到家庭風險等層面,全方位守護幼童安全。(資料來源: 高雄市創新醫社合作守護兒少 十年深耕展現卓越成效-風傳媒) 隨著唐氏症孩子成長發展的需求,唐氏症基金會於2005年開啟了北海岸偏鄉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逐步朝向專業服務發展;2006年承接新北市愛樂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機構型的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2012年因應政府推展社區式的日間照顧,展開第一間社區日間作業設施;2013年配合公共托育政策,經營了第一家公共托育中心和親子館;2015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馬祖地區,為離島地區帶進專業的公托服務;2018年經營第一家非營利幼兒園,為發展遲緩兒童營造共融的環境;同年開始與長期照顧資源接軌,提供失能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服務。唐氏症基金會秉持「哪裡有需要,服務就到哪裡」的精神,持續拓展服務據點,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發展適切的服務模式。唐氏症與許多先天性的身心障礙者一樣,終其一身受到障礙特質的限制,需要廣泛性的醫療照護、特殊教育、就業訓練及工作媒合、日常生活照顧等的支持及協助。為了滿足這些孩子們及家庭的需要,唐氏症基金會依其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不同層次之全生涯服務;也依循政府政策走向,嘗試不同的服務模式,以塑造屬於本會獨有的特色。(資料來源: 唐氏症基金會 - 認識我們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 早期療育是一種人性化、主動而完整的服務。它是利用各專業整合性的服務來解決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特別是0~6歲)的各種醫療、教育、家庭及社會相關問題,以便能支持並加強孩子的發展,一方面開發孩子的潛力,一方面減輕障礙程度及併發症,以使孩子能加強和同齡孩子一樣過正常生活的能力。(資料來源: 高雄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認識早療) 早期療育可以執行下面幾項工作: (資料來源: 高雄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個案管理) 1. 接受通報轉介中心派案,進行訪視瞭解個案狀況,提供全方位之家庭服務。 2. 協助安排醫療評估鑑定、發展評量。 3. 聯結療育及相關資源,提供醫療、教育、療育復健、福利補助等服務。 4. 定期追蹤輔導以確保服務之完整與時效性。 5. 提供相關服務諮詢。 6. 提供入學轉銜服務。 7. 個別家庭服務計畫(IFSP)之擬定暨執行。 當高雄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及早期療育服務,提供社區醫療及支持系統,需要有NGO團體、在地大學專家學者的支持、醫療院所的協助、以及公部門的全力介入。有關早期療育及社區醫療支持系統的細節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貳、探討目的:
叁、議程: 09:30-10:00 報到,領取資料 10:00-10:10 公聽會主持人致詞 10:10-10:40 市府各局處單位代表報告 10:40-11:30 學者專家發言 11:30-11:50 與會貴賓發言及討論 11:50-12:00 主持人結論 名 稱:高雄市早期療育及社區醫療支持系統檢討公聽會 日 期:中華民國114年2月25日(星期二)上午10-12時 地 點 高雄市議會1樓第1會議室(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二段156號) 肆、主持人: 黃柏霖議員 出席單位 受邀人員 本會全體議員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衛生局、民政局、教育局、原民會、研考會。 伍、專家學者
評論已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