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議題緣起:
國際教育近年在聯合國及國際組織的倡導下,受到全球各先進國家重視並提出政策,且「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於民國107 年更將全球素養列為評量項目之一。因此在臺灣,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亦成為刻不容緩之重要議題,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不僅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透過中小學學校師生跨國或跨文化的交流,更強化國家未來競爭力。 (資料來源: 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全球資訊網) 國際教育 2.0 奠基於「12 年國教課程綱要」、「中小學國際教育普及化」、「跨域資源的整合運用」及「教育主管機關扮演關鍵角色」四項理念,以「接軌國際、鏈結全球」為發展願景,設定「培育全球公民」、「促進教育國際化」及「拓展全球交流」三大目標。提出「精進學校本位國際教育」、「打造國際化環境」及「建立國際架接機制」三個策略與 13 項行動方案。(資料來源: 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全球資訊網)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為符應教育部「國際教育2.0」政策,以「立足高雄、布局全球」為願景立基,召集了高雄市熱血又專業的三級學校教師,發展實踐在課堂、在地全球化教學示例。教學示例手冊以本市國際教育推動目標為基礎,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參採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發展出32篇國際教育教學示例,示例內容以高雄在地的特色為課程主體,分為全球公民篇、國際競合篇及國際交流篇,各篇課程主軸以國小、國中、高中一貫脈絡銜接,提供給三級學校教師教授「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核心素養之參考。 (資料來源: 高雄市國際教育教學示例專區 - 高雄市立國民教育輔導團) 從歷年國際教育執行成果看,政策之推動與我國駐外單位之連結不足,與高等教育機構的垂直整合亦有改進空間。未來亦需加強與在臺外國學生、新移民、駐外單位、國際組織、NGO、 NPO及產業界之聯繫。 (資料來源: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第十頁。) 當學校課程有進度壓力,如何有好的國際教育教材融入課程就是很需要進行的工作,加上國小及國中缺乏國際交流機會,也需要增加姊妹校建立互訪機制,如何導入經濟及社會資源,並且有妥善交流計畫,建立良好接待家庭的安排,讓外國商會及駐台機構可以在教育文化場域上多多與本市高國中小聯繫及協助,都需要市府各單位一起來思考及解決本市高國中小遇到的問題。有關高雄市國際教育現況與國際教育經貿合作的細節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貳、探討目的:
叁、議程: 09:30-10:00 報到,領取資料 10:00-10:10 公聽會主持人致詞 10:10-10:40 市府各局處單位代表報告 10:40-11:30 學者專家發言 11:30-11:50 與會貴賓發言及討論 11:50-12:00 主持人結論 日 期:中華民國113年12月 27 日(星期五 )上午10-12時 地 點 :高雄市議會1樓第1會議室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二段156號 主持人 黃柏霖議員 出席單位: 受邀人員 本會全體議員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政機關)、經發局、文化局、行國處、研考會。 專家學者:
評論已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