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OC[OK]##
{1}
##LOC[OK]##
##LOC[Cancel]##
{1}
##LOC[OK]##
##LOC[Cancel]##
柏霖活動
柏霖訊息
柏霖問政
柏霖讀書會
志工培訓班
科丁教育推廣
公聽會
柏霖專區
公益課程報名
公聽會分類
【公聽會】2022.9.5「高雄市宜居城市指標建立及區域實施現況」公聽會
【公聽會】2022.8.12「高雄市人口減少與因應精進」公聽會
【公聽會】2022.8.3「高雄引入產業投資、台積電設廠及青年就業」公聽會
【公聽會】2022.7.15「新冠疫情下,高雄市緩和安寧照護需求及新冠疫情病人權益保障」公聽會
【公聽會】2022.7.11「高雄石斑魚產銷困境因應」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2.4.28「高雄市財政困境及解方」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2.4.12「高雄社區醫療體系及老年健康照護問題」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2.3.7「高雄市檢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12.24「高雄市民公益微型保險」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12.3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進度】
【公聽會記錄】2021.11.16高雄校園建築空間活化使用與環境教育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10.29我國加入CPTPP對高雄產業的衝擊與因應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9.27中油五輕廠區整治及開發運用
【公聽會記錄】2021.8.27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產業發展模式及政府治理機制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5.5高雄空汙防治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4.12「高雄市共融式特色公園」
【公聽會記錄】2021.3.22「高雄市人口直直落,如何提振人口總量的有效政策及配套措施」
【公聽會記錄】2020.12.23「高雄綠電」
【公聽會記錄】2020.12.1「RCEP上路後的高雄產業衝擊與因應」
【公聽會記錄】2020.10.28「強化高雄市農產品運銷」
首頁
公聽會
2021.11.16 【高雄校園建築空間活化使用與環境教育】公聽會
一、緣起:
自然環境及資源保育問題的教導,旨在教育民眾有關環境污染,資源的濫用問題,使學生了解環境污 染、土地利用的環境影響、自然資源枯竭破壞和自然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環境教育促使世界人類認識並關切環境及其相關問題,具備適當知識、技術、態度、動機及承諾,個別地或整體地致力於現今環境問題的解決及預防新問題的發生。
環境教育應是一個教育過程的整合部份。它應以現實的問題為中心和具有科際整合的特性。它應以建立一種奉獻社會福址﹑關切人類傳承的價值觀為目標。環境教育的重點應主要放在打動學習者和使他 們參與行動。
為推動環境教育,從認識和學習鄉土(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歷史、環境變遷與問題,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認知、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
環境教育通常是以個人或社區群體為目標的教學,幫助其在社會中遇到環境問題時能夠瞭解環境問題的知識、意識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在社會中傳遞對自然的尊重並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環境教育至關重要。教科文組織並強調通過保護環境、消除貧困、盡量減少不平等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環境教育能在保護未來全球社會中並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
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設計有:
(一)課程設計之方式:低年級環境教育課程之設計可著重於校園環境的認識,透過探訪校園動植物的活動,培養學童 對校園的認同感與敏感度;
(二)融入生活課程之方式:環境教育的教學主題適合以融入式課程,將其分散至生活課程中,教師可選擇與環境教育目標較相 近的單元,統整生活課程與環境教育來設計課程;
(三)行動研究之歷程:學童在行動研究後,習得戶外觀察的訣竅、照顧同伴的方法、動物的特徵與對動 物的態度;
(四)設計課程之教學成效:兩個主題活動配合流水學習法理念實施後,學童具備利用五官探索環境的能力,對校園環境有較高的敏感度,喜愛親近校園的動植物;
(五)教師的專業成長:研究教師能夠統整課程,具備設計課程的能力,及利用行動研究解決教學困境的能力,對環境教育的教學法與 內涵有更廣泛的瞭解。
資料來源: 桃園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課程計畫準備之研究 (hcc.edu.tw)
有關學校空間與一般公共空間在性質與目的上有所不同,討論學校的閒置空間要如何運用時,宜是要回歸教育的本質,概言之,校園空間活化是一種再生的行動,凝聚的是學校的人群互動共識,空間活化更要把握永續經營(Sustainability)、生態環境(Ecology)、教育本質(Education)、發展運用(Development)等深耕播耕的『SEED』原則,當以校園永續發展為理念,人與空間的互動為基礎,學生的學習為考量,運用創新的空間設計概念與多元規劃技術,將空間重新改造、塑造或革新,藉以達到空間機能之再生目的,並且適時地融入學校本位課程活動,從而展現空間優質境教功能,重新塑造校園空間新價值,賦予校園空間新生命力的活化歷程。
台北市因少⼦化衍⽣校園餘裕空間問題,為使台北市學校資源基於公共利益有效利⽤、校園餘裕空間多元活化,北市持續改善資訊公開方式,以資訊透明化、精緻化為目標,每年初及年中各公告1次校園餘裕空間資訊,期縮小外界對於學校空間想像與現實間落差;並開放台北市政府單位及各⺠間文教相關單位依「臺北市立國⺠中⼩學校園餘裕空間活化實施要點」標準作業流程申請使⽤。
資料來源: 關於校園閒置空間的相關探討與反思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 (sunnyswa.org.tw)
高雄市政府應盤點高雄市目前校園閒置空間,並與社區產業活動相結合,推廣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並且考量實務上與公幼或托老中心相結合的可行性,現有教育設施規劃及運用,有關校園環境教育議題,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資料來源: 台北市校園餘裕空間 (tp.edu.tw)
二、探討課題:
(一) 市府進行盤點高雄市目前校園閒置空間進度為何?
(二) 市府推廣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內容為何?有無相關校園作為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的試驗場域?
(三) 在校園永續發展為理念,人與空間的互動為基礎上,目前高雄市校園建築的現況及安全性結構內容為何?
(四) 高雄市校園空間使用上與社區互動情形為何?
(五) 市府推估實務上與公幼或托老中心相結合的可行性為何?
三、出席單位受邀人員
主持人:黃柏霖議員
本會全體議員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環保局、都發局、工務局、農業局、社會局、文化局(含圖書總館)、市立空中大學、研考會。
專家學者共計5位
1.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 劉廷揚教授
2.樹德科技大學盧圓華/ 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教育部 : 橫山USR專案推動辦公室主持人/文化創意數位內容技術研發中心主任
3.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 廖義銘博士
4.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副教授 李銘義博士
5.高雄市立空中大法政系學張宗隆講師
四、日期:中華民國110年11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12時
地點:高雄市議會1樓會議室
五、議程:
09:30-10:00 報到,領取資料
10:00-10:10 公聽會主持人致詞
10:10-10:40 市府各局處單位代表報告
10:40-11:30 學者專家發言
11:30-12:10 與會貴賓發言及討論
12:10-12:30 主持人結論
高雄市市議員黃柏霖
服務專線:
07-3806323
07-3806323
服務傳真:
07-3809523
07-3809523
高雄市807三民區正忠路152號 服務信箱:
polin55555@yahoo.com.tw
地圖
前台登入
|
平板模式
|
手機模式
技術平台:螞蟻網站平台 By 螞蟻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