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OC[OK]##
{1}
##LOC[OK]##
##LOC[Cancel]##
{1}
##LOC[OK]##
##LOC[Cancel]##
柏霖活動
柏霖訊息
柏霖問政
柏霖讀書會
志工培訓班
科丁教育推廣
公聽會
柏霖專區
公益課程報名
公聽會分類
【公聽會】2022.9.5「高雄市宜居城市指標建立及區域實施現況」公聽會
【公聽會】2022.8.12「高雄市人口減少與因應精進」公聽會
【公聽會】2022.8.3「高雄引入產業投資、台積電設廠及青年就業」公聽會
【公聽會】2022.7.15「新冠疫情下,高雄市緩和安寧照護需求及新冠疫情病人權益保障」公聽會
【公聽會】2022.7.11「高雄石斑魚產銷困境因應」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2.4.28「高雄市財政困境及解方」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2.4.12「高雄社區醫療體系及老年健康照護問題」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2.3.7「高雄市檢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12.24「高雄市民公益微型保險」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12.3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進度】
【公聽會記錄】2021.11.16高雄校園建築空間活化使用與環境教育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10.29我國加入CPTPP對高雄產業的衝擊與因應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9.27中油五輕廠區整治及開發運用
【公聽會記錄】2021.8.27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產業發展模式及政府治理機制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5.5高雄空汙防治公聽會
【公聽會記錄】2021.4.12「高雄市共融式特色公園」
【公聽會記錄】2021.3.22「高雄市人口直直落,如何提振人口總量的有效政策及配套措施」
【公聽會記錄】2020.12.23「高雄綠電」
【公聽會記錄】2020.12.1「RCEP上路後的高雄產業衝擊與因應」
【公聽會記錄】2020.10.28「強化高雄市農產品運銷」
首頁
公聽會
2021.5.5 「高雄空汙防治」公聽會
一、緣起:
環保署自2013年才公布PM2.5國家手動標準方法,並開始人工採樣監測PM2.5,2016年則改用採計PM2.5細懸浮微粒的AQI指標,全市12座環保署空品測站,若其中1站的24小時PM2.5平均值超過54微克,即算1個紅害站日數。高雄因外來汙染物、氣候因素影響,秋冬空氣品質長年較差,環保局回溯監測資料顯示,高雄2013年11月PM2.5紅害站日數達176站日、2014年40站日、2015年10站日,2016年29站日、2017年34站日、2018年19站日,2019年11月則首度完全沒有PM2.5紅害站日。
細數韓國瑜上任後推動的空汙防治措施,包括興達電廠秋冬停機減煤、鍋爐改燒天然氣、高雄港船舶全面限用低硫油;目前為止,興達電廠2019年10月至11月用煤量比2018年同期減少86萬公噸、降低6成,284座鍋爐申請改燒天然氣,2萬8855艘次進出高雄港的商船改用低硫油。
此外,高市2019年汰除2萬3057輛二行程機車、1187輛一期及二期柴油大客貨車,新增掛牌1萬3775輛電動機車,成績分別是全國第1、2、3名,2019年秋冬並推動跨區合作,與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執行聯合工廠稽查、洗街長度加倍等,確保改善高雄空氣品質。
高雄環保局表示,雖然空品改善已有初步成效,109年空品良率(AQI≦100比率)由76.9%上升至82.8%,增加5.9%、細懸浮微粒(PM2.5)手動測值由20.5μg/m3下降至18.3μg/m3,改善10.7%,且自109年起高雄市PM10已符合二級防制區標準,待環保署公告後可望正式脫離三級防制區,但仍需要更多的努力,環保局願意嘗試各多的積極措施,也歡迎各界的理性參與,共同支持高雄市對抗空污的重大工程。
南部反空汙聯盟在4月4日遊行有3大主訴求,包括「高雄宣布氣候緊急、2021推行綠色新政」、「減碳改善空汙、中南部為優先」、以及「2032無煤高雄、2050淨零碳排」,另有興達媒電停機除役等在地6項訴求。 提到台灣的空氣汙染狀況,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目前環保署針對細懸浮微粒(PM2.5)訂定的年平均值標準為15微克/立方公尺,然而美國制定的標準為12維克/立方公尺,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標準為10微克/立方公尺,相比之下台灣所訂定的標準仍過於寬鬆。 如何強化高雄市空汙防治是市府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二、探討課題:
(一)市府各局處以環保局為主如何推動高雄市空汙防治工作?
(二)興達電廠秋冬停機減煤、鍋爐改燒天然氣目前執行狀況為何?
(三)市府執行聯合工廠稽查、洗街長度加倍目前執行狀況為何?
(四)高雄二行程機車、一期及二期柴油大客貨車汰除情況為何?
(五)高雄前20大工廠提出空汙改善工程目前執行狀況為何?
(六)大社工業區從高汙染、高風險的「特種工業區」降編為污染與風險較低的「乙種工業區」,此一環團訴求目前執行狀況為何?
(七)進出高雄港的商船改用低硫油目前執行狀況為何?
(八)「全國循環專區試點暨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申請設置計畫」(簡稱:全國循環材料園區計畫)目前進度為何?是否有助於高雄空汙改善?
(九)市府如何回應環團3大主訴求,包括「高雄宣布氣候緊急、2021推行綠色新政」、「減碳改善空汙、中南部為優先」、以及「2032無煤高雄、2050淨零碳排」?
三、主辦單位:高雄市議會
協辦單位: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經發局、都發局、海洋局、交通局、研考會。
四、日期:中華民國110年5月5 日(星期三)下午2-4時
地點:高雄市議會1樓會議室
六、預計邀請與會之學者專家
出席單位:
公聽會主持人:宋立彬議員、黃柏霖議員
(並邀請多位關心市政之議員出席)
受邀學者專家:
(一)嘉南藥理大學 環境管理系蔡瀛逸 教授
(二)義守大學管研所教授 李樑堅博士
(三)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 吳義林教授兼系主任
(四)國立中山大學環工所陳康興教授陳康興榮譽退休兼任教授
(五)國立中山大學林淵淙 特聘教授 兼 總務長/環安中心 中心主任/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
高雄市市議員黃柏霖
服務專線:
07-3806323
07-3806323
服務傳真:
07-3809523
07-3809523
高雄市807三民區正忠路152號 服務信箱:
polin55555@yahoo.com.tw
地圖
前台登入
|
平板模式
|
手機模式
技術平台:螞蟻網站平台 By 螞蟻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