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OC[OK]##
{1}
##LOC[OK]##
##LOC[Cancel]##
{1}
##LOC[OK]##
##LOC[Cancel]##
柏霖訊息
柏霖活動
柏霖問政
柏霖影音
柏霖讀書會
志工培訓班
科丁教育推廣
公聽會
柏霖專區
公聽會分類
【公聽會】2021.4.12「高雄市共融式特色公園」
【公聽會】2021.3.22「高雄市人口直直落,如何提振人口總量的有效政策及配套措施」
【公聽會】2020.12.23「高雄綠電」
【公聽會】2020.12.1「RCEP上路後的高雄產業衝擊與因應」
【公聽會】2020.10.28「強化高雄市農產品運銷」
【公聽會】2020.9.23「滿天星計畫與國際教育活動」
【公聽會】2020.9.4「高雄輕軌二階興建」
【公聽會】2020.8.12「高雄青年就業」
【公聽會】2020.7.29「高雄市國際化面對的挑戰及策略佈局公聽會」
【公聽會】2019.8.28「高雄資訊教育政策」
【公聽會】2018.7.5 高雄市智慧城市 公聽會
【公聽會】2018.6.6 高雄市促進招商與投資 公聽會
【公聽會】2018.5.9 高雄閒置資產活化利用
【公聽會】2018.3.27高雄市政府官網設立還債鐘
【公聽會】2018.3.21高雄自由貿易港建設模式
【公聽會】2018.3.8高雄揚帆 啟航新世紀
【公聽會】2018.2.27從岡山之眼設立,談如何提振高雄市觀光商機的港市新策略
【公聽會】2018.1.24如何創造高雄就業機會
【公聽會】2018.1.22高雄市建構「無毒城市」的推動策略與具體作法
【公聽會】2017.12.22高雄市楠梓污水處理廠運作與援中港濕地保護 記錄
首頁
公聽會
【公聽會】2012.12.11 中博地下道與高雄車站規劃設計
2012.12.11「中博地下道與高雄車站規劃設計」公聽會
一、緣起:
中博地下道是貫穿高雄市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中山路與博愛路被縱貫線鐵路所阻隔,不但阻礙南北交通,也影響經濟的均衡發展,中博地下道的通車,中山路自火車站前直通高雄國際機場,高雄港及高雄加工出口區,博愛路自後火車站北接凹子底到都市計畫中心,可直達楠梓加工出口區與縱貫線鐵路及高速公路相通,在大高雄捷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此地下道的通車,對「後驛」的發展有最大助益。中博地下道的名稱由來是因它頭尾連接中山路跟博愛路,因此命名為「中博地下道」。它的重要性在於連接中山路與博愛路,以疏通交通流量。目前,臨時性高架橋與地下道的功能不會差很多,畢竟那是為了代替地下道所建的,不是永久性建築。
未來是否存在有中博地下道,市府的規劃是:對於鐵路地下化工程中,興建「中博地下道」一事,高雄市政府表示,建議取消此一地下道設置,改採平面道路,一方面可節省22億公帑,另方面更可達到縫合南北高雄、促進高雄車站週邊商圈發展之效。目前高雄鐵路地下化計畫中高雄車站工程,計畫興建「中博地下道」連通中山路與博愛路。該地下道位於地下三層(最深約地下15公尺),採上下行各2快1慢車道行駛,北至熱河街,南至七賢路口。 市府提出取消「中博地下道」理由如下:
(一)中博地下道將衝擊週邊商圈交通與商機
市府指出,在中博地下道南引道段(八德至七賢路)施作後,美麗島大道人行道將從11.5m縮減為5m,七賢路至六合路之人行道亦同時削減為8.5m,北引道段(遼寧至熱河街口)安全島及人行道亦將重設,對整體交通、兩旁商家影響及環境衝擊均非常嚴重。而本引道段長度甚長,施工範圍擴及橫、縱向之市區交通,施工期程依交通部鐵工局概估亦長達5年(102-106年),將嚴重影響該地區之商機。
(二)中博地下道有侵害環境與安全疑慮
另一方面,中博地下道一旦完工通車,汽機車長期通過深達地下三層的封閉空間,廢氣之排放更將嚴重妨害往來市民的健康。且依照鐵路地下化計畫中「中博地下道」施工之位置相當接近營運中捷運R11臨時站前後段潛盾隧道及車站結構體(最近約2.6m),未來施工風險極大,若施工稍有不慎,將造成相當大之危害並嚴重影響捷運營運安全。
(三)中博地下道耗資22億,但效益有限
另外,中博地下道估算經費高達22億元,依行政院核定計畫均由市府負擔,若取消中博地下道改走平面道路則可節省此龐大經費,減少市府財政負擔並使用於其他市政建設。在未來鐵路地下化後,高雄市區許多平面道路皆可連通,興建中博地下道,效益更是不高。綜合以上原因,高雄市政府主張應取消中博地下道,改採平面道路。
有關取消中博地下道乙案,根據交通部鐵工局說明如下:
(一)中博地下道屬地方道路,原由高市府委託交通部鐵工局代辦施工,相關工程經費由「高雄捷運建設計畫」支應,故中博地下道興建與否完全取決於市府之政策;高雄市政府於100年6月22日函知鐵工局,表示:高雄車站段工程中山路、博愛路南北穿越採平面化方式處理,亦即不設置中博地下道。
(二)目前高市府交通局已委託中華民國運輸學會辦理「因應中博平面化之高雄車站站區及周邊交通改善計畫委託研究案」,且分別於101年8月10日及10月15日召開2次專家學者座談會,由專家學者針對中博平面化各方案及交通改善計畫提供相關意見。
(三)市府101年11月14日召開「因應中博平面化之高雄車站站區及周邊交通改善計畫」研商會議,針對取消中博地下道平面穿越方案,請中華民國運輸學會以高雄市民立場加強論述,本方案說服力,並以車流模擬方式演算中山、博愛路間通過性之車流量,是否有效降低車流。
(四)背景說明
1. 96年8月10日高雄市政府於會議中裁示,高雄市中山路與博愛路由高雄車站地下第3層穿越方式作南北聯通。
2
.高雄市政府於100年6月22日函知鐵工局,表示:高雄車站段工程中山路、博愛路南北穿越採平面化方式處理,亦即不設置中博地下道。
3.鐵工局100年10月4日函復高雄市政府,有關中山路、博愛路南北穿越採平面化評估及交通配套措施部份,仍請市府儘速確認整合方案,並本於權責辦理。
4.交通部及高雄市政府101年3月16日召開「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建設計畫都市開發專案小組」第6次委員會議,主席裁示:中博地下道取消之交通影響評估與配套措施由高市府交通局主政辦理;辦理過程請鐵工局與臺鐵局共同參與,評估結果若需車站調整設計,請鐵工局配合,惟應以不影響106年底通車之時程為原則。
5.依據上開會議主席裁示,由高市府交通局辦理因應中博平面化之高雄車站站區及周邊交通改善計畫委託研究案,進行站區周邊交通工程改善及交通管理配套措施之細部規劃作業,及研擬中博南北車流分流疏導措施,並邀集臺鐵局與鐵工局共同參與。
6.中博地下道屬地方道路,原由高市府委託交通部鐵工局代辦施工,相關工程經費由「高雄捷運建設計畫」支應,故中博地下道興建與否完全取決於市府之政策;自高市府100年6月22日政策決定取消中博地下道後,有關中博地下道施工作業已停止,且已無法納入鐵路地下化工程施工,若欲恢復中博地下道,須俟106年鐵路地下化營運後再另以工程技術克服興建,惟施工困難度頗高。
(五)目前辦理情形
1.高市府交通局已委託中華民國運輸學會辦理「因應中博平面化之高雄車站站區及周邊交通改善計畫委託研究案」,研擬中博南北車流分流疏導措施及周邊交通管理改善方案。
2.高市府交通局規劃方案定案後,鐵工局以不影響106年鐵路地下化通車期程,配合辦理變更設計。
3.中博高架橋兩側所附掛於之台電供輸高雄~五甲、高雄~凱旋之161KV及高雄~新興之69KV特高壓電纜,原規劃移設於新中博地下道內,目前台電公司正規劃遷新的移路徑中。
(六)未來工作重點
1.持續與台電、高市府協商超高壓電纜之遷移事宜,並協助與高雄巿政府、台鐵局協商遷移用地取得、交通維持等事宜,以免影響中博高架橋拆除期程。
2.中博高架橋拆除時程,將依高雄巿政府擬定之中博南北車流分流疏導措施及周邊交通管理改善方案之政策決定,配合調整工程整體施工工序,在不影響106年地下化通車時程,賡續推動高雄計畫。
3.高雄車站地面及景觀設計配合高市府交通局「因應中博平面化之高雄車站站區及周邊交通改善計畫」規劃方案定案後,鐵工局以不影響106年地下化通車期程,配合辦理變更設計。
4.協調高雄市政府儘早進行市地重劃工作,以利儘早貫通站區南北道路,疏解站區及車站周邊交通,站區及站東開發提早,提供市民更佳之都市交通、環境及景觀。
二、探討課題:
1.取消中博地下道,由何單位進行決策?主要理由為何?是否適當?
2.高雄車站整體規劃,如何因應博愛路與中山路銜接之車流量?
3.如何貫通高雄站區南北道路,疏解站區及車站周邊交通?
4. 中博高架橋拆除時程為何?是否會影響南北車流?
5. 以都市發展而言,中博地下道的通車,對「後驛」的發展有最大助益,目前若取消中博地下道是否適當?
三、主辦單位:高雄市議會
執行單位:黃柏霖議員服務處、陳粹鑾議員服務處、陳麗珍議員服務處、陳玫娟議員服務處
協辦單位:
黃昭順委員服務處、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工務處、高雄市政府交通局、都發局、都設委員會、捷運局、工務局、經濟發展局、地政局、研考會。
四、日期:2012年十二月十一日(星期二 )PM 14:00-16:00
地點:市議會一樓會議廳(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二段156號
07-7470171)
五、公聽會主持人:
公聽會主持人:黃柏霖議員、陳粹鑾議員、陳麗珍議員、陳玫娟議員(並邀請多位關心市政之議員出席)
六、議程:
13: 30-14:00 報到,領取資料
14:00-14:10 公聽會主持人致詞
14:10-14:40 各單位報告
14:40-15:10 學者專家發言
15:10-15:50 與會貴賓發言及討論
15:50-16:00 主持人結論
七、預計邀請與會之學者專家
(一)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 黃營芳博士
(二)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黃忠發博士
(三)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李銘義副教授兼所長
(四) 文藻外語學院 國際企業管理暨文化交流系 賴文泰副教授
(五) 正修科技大學 李坤隆講師
高雄市市議員黃柏霖
服務專線:
07-3806323
07-3806323
服務傳真:
07-3809523
07-3809523
高雄市807三民區正忠路152號 服務信箱:
polin55555@yahoo.com.tw
地圖
前台登入
|
平板模式
|
手機模式
技術平台:螞蟻網站平台 By 螞蟻數位